重点学科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

中药药剂学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术带头人:刘淑芝研究员

学科带头人:李慧研究员

后备学科带头人:林龙飞研究员、刘晓谦研究员、王锦玉研究员

1.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方向

方向一: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关键共性问题研究: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等研究,推动中药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负责人:李慧

方向二:中药新药研究:围绕处方发现、临床定位关键环节开展中药新药设计技术研究,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创新药与改良新药。负责人:王锦玉

方向三: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基于疾病微环境特点、结合精准定位治疗策略,构建适合中药特点的新型智能给药系统。负责人:赵庆贺、刘宇灵

方向四:中药制剂评价标准的提升研究:基于化学计量学、数学模等手段,结合生物活性测定技术,建立适合中药特点的中药制剂评价新方法。负责人:刘晓谦

方向五:基于复杂作用解析的中药制剂特征研究:解析中药制剂特征的复杂作用体系,以指导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并推动中药制剂理论的创新发展。负责人:林龙飞

(2)学科队伍

李慧,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制剂领域相关研究,包括中药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中药新药研发以及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等,形成了“注重源头—聚焦应用—强化储备”的全过程研究模式,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入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西省首批“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项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中药标准化等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学会奖励5项。主持了含抗疫三方之一化湿败毒颗粒在内的14个中药新药的药学研究,涉及经典名方、经典名方加减方、证候中药、改良型新药等不同类别,其中3个品种获生产批件,5个品种获临床批件。

王锦玉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及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药物研究等,充分发挥大孔树脂、微乳等中药特殊技术优势,广泛服务于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已完成20余项创新药的药学研究,获得十余个临床批件和1个生产批件,完成了多项成果转化,如“1.6类化药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1.2类中药金草片”及多项中药创新药1.1类的药学研究,获得12项专利授权。

赵庆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药物、创新药物研发、中药质量标准、中药资源开发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技术服务课题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50余篇,主持开发了多项新药及功能性食品。

刘宇灵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多功能纳米制剂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等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课题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抗疫先进个人”、“抗疫先进集体”、“中国中医科学院优青”等荣誉称号。

刘晓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中药整体质量评价新方法的研究及大健康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承担或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药标准化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著作6部;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2项,修订国家药典标准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林龙飞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制剂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及创新中药研发,并将科技前沿-应用基础实现良好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论著 90 篇( IF 大于 10分4 篇, ESI 2 篇),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骨干个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优青等荣誉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技进步奖两项。

(3)科学研究

近五年共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十余项,总经费超亿元;横向技术服务合同近百项,金额超5000万;发表SCI近百篇,获得新药证书3个、临床批件十余个;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二十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针对本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研究模式、突破关键技术、促进学科融合,丰富及完善制剂理论、制剂设计体系、制备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升中药制剂的创新性及科学内涵。重点研究内容包括:①针对生产工艺不规范,过程控制不足,开展中药制剂生产技术改造研究,提升中药制剂生产水平,解决中药制剂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②针对中药新药创新性低、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中药新药研究,提升中药创新药物及改良型新药研发能力。③针对缺乏中药高端制剂,开展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提高中药药剂的科技水平。④针对制剂学评价标准不足,产品一致性差,开展中药制剂评价标准的提升研究,提高中药制剂评价体系水平及产品质量。⑤针对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的起效机理不清晰的问题,开展基于复杂作用解析的中药制剂特征研究,明确中药制剂特征与发挥药效的关联性。

(4)人才培养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立足优势领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平台,培养、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注重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及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着力完善科技人才梯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本学科现有核心团队成员共有12人组成,其中正高5名,副高6名,中级1名。

2.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中药药剂学学科依托于中药制剂研究中心设立,中心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的剂型研究室,是从事中药应用基础研究的特色和重点科室,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中药剂型研究与新药开发的科室。在继承和发掘中药传统剂型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学科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三级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项目,不断提高中药制剂的创新研究能力和水平,已逐渐成为多学科合作、全方位综合发展的学科,在国内中药制剂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形成了以生产工艺工程化技术,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中药制剂剂型质量评价技术,中药凝胶膏剂等传统剂型传承与创新,中药复方微乳等新型给药系统制备与评价为主的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一系列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在中药凝胶膏剂制备及评价关键技术、中药复方口服微乳制备技术、中药注射剂稳定性关键技术、中药黏膜给药系统关键技术、中药眼用即型凝胶给药系统关键技术、中药植入型给药系统关键技术、中药靶向给药系统关键技术、中药分散片快速崩解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促进中药制剂基础理论发展,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以及承担行业标准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以中医药理论为核心、以价值工程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动力的中药药剂学科基本形成,制剂理论、制剂设计体系、制备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形成①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关键共性问题研究、②中药新药研究、③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④中药制剂评价标准的提升研究、⑤基于复杂作用解析的中药制剂特征研究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通过针对学科发展瓶颈的重点公关,使中药制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建立中药高端制剂的构建及系统评价体系,形成一系列适合中药特点的高端制剂关键技术;完善制剂学评价理论体系,建立中药制剂的成型理论与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出一批物质基础基本清楚、作用机理基本明确的优质现代中药复方新药及改良型新药;形成一支精干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制剂研究队伍,培育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药药剂学科。

终审:小管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