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研究员等

首席研究员等
郭兰萍,首席研究员、博士、中国林业科学院生物学博士后、奥地利Innsbruck大学访问学者。现任bet3365标准版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任北京市人大代表,东城区人大常委,致公党东城区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担任农业农村部“中药材生物学与栽培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调查及区划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业方向中药道地性及品质保障,主攻中药材生态农业。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4项。在Plant Physio,J Hazard Mater等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著作19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2项。获专利及数据库软件50项。主持中药材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ISO国际标准3项,主持或参与建立中药团体标准百余项。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ISO/TC249(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陈士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会长;兼任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等。曾任bet3365标准版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 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现担任APSB,Chinese Medicine,CHM,《药学学报》等刊副主编。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士林在国际上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完成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从基因层面解决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的难题,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被Nature China 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完成并发表人参、丹参、赤芝、菊花、卷柏、穿心莲、紫芝、紫苏、黄连 等全基因组图谱和相关组学研究,成功培育并获批8个中药材新品种证书或良种证书,主编并开拓创立《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列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奠定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完成并编著《中国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避免中药材盲目引种栽培,主持无公害种植项目成功推广应用;
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Agilent Thought Leadership Award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36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Mol Plant,PNAS等。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


叶祖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1986-1989和1992-1994先后两次在美国西弗吉亚大学药理毒系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三十余项,获成果奖十余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著作12部。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分会会长,中国毒理学会中药民族药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主编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毒理学以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


肖永庆,日本大阪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正高二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重点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质量评价及中药炮制研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药炮制技术”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作为主编编纂科研专著9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一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


王智民,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9、10、11、12届国家药典委委员,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监事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委会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9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2项,山西省科技奖一等奖1等;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其中英文专著3部,主编5部。
主要研究方向:常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及质量标准研究;创新药物研究;食药物质标准及其相关产品研发。


边宝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态中医药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中国医药经济技术与管理》、《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从事中药化学研究三十余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30余篇);作为主编,编著出版中医药书籍7部;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7项,发明专利11项,培养研究生30余人。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药科大学、静冈大学、津村会社)、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港澳台合作方面,与中国澳门大学、中国台湾中药研究所等保持长期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互派人员进行科技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朱晓新,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6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编著专业书籍9本;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刘淑芝,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
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课题二十余项,新药开发课题数十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院级科学技术奖等8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著作3部,参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教材2部,授权专利6项。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联儿童产业分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药外用药的研究与评价;中药新剂型与新药开发研究。


林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高水平重点学科带头人,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结合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从事中药理论和中药药理研究多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2项、973计划和国家重点专项子课题3项等;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研成果8项,牵头发布中医药行业指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出版专著13部,在The Lancet, Arthritis Rheum, Molecular Cance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Med Res Rev, Cell Death and Disease和《药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 “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兼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中药流动项目主任以及医学科学部中西结合学流动项目主任。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药防治慢性骨伤科疾病的优势品种研发。


崔晓兰,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医药防治流感岗位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及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及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保健品评审专家、OTC评审专家。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药研究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各类国家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证书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病毒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发。


梁爱华,博士,bet3365标准版二级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中药研究所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药毒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中方注册专家;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入选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曾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不良反应机理和防治方法研究。曾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30余项。针对中药特点,研制了多种适合中药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特色模型,参与研发了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调血脂、治疗炎症性疾病等多种中药新药。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中药注射剂以及含马兜铃酸、重金属、吡咯里烯啶类生物碱等有毒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创建了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预测-类过敏物质筛选-产品类过敏风险检测和控制系列关键技术;系统阐明了雄黄用药后体内不同形态砷代谢物的分布和蓄积规律及其与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了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客观评估技术体系。提出并实证了“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样反应主要是类过敏反应而不是I型过敏反应,防控策略以类过敏反应风险防控为主”、“雄黄的安全性取决于体内砷形态而非总砷”、“马兜铃酸种类不同,毒性各异;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不能一概而论,监控马兜铃酸I/II是关键”等学术观点。曾获科研成果12项,其中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华夏医学奖等省部级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参与编著11部。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40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炎及免疫、代谢调节机制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毒性及其机理研究。


王继刚,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青蒿素抗疟、抗癌的机制以及其他药物及天然产物的药物靶标与作用机理。课题组结合化学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单细胞测序等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方法、围绕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系统研究。近年来在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中药及天然产物的靶标、作用机理和抗药研究及细胞自噬药物筛选平台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与突破。近年来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Systems, Cell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Protocols, JACS, Angew. Chem. Intl. Ed., ACS Central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 Autophagy,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100余篇,撰写Methods Enzymol.书籍章节3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同时兼职多种国际权威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项目,国自然面上,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科技部新药创制专项子项目等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
许海玉, 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药监局中医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世中联网络药理学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提出了整合药理学的创新概念,构建了中医药百科全书在线数据库(ETCM v1.0/v2.0)、中医证候分子本体及“病-证-方”网络关联定量计算平台(SoFDA)等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开展了元胡止痛方、化湿败毒方等20余个已上市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在PNAS发表了首篇中药复方治疗新冠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个国家级项目,在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 Pharmacology & Therapeut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分别入选ESI高被引、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中医药百篇论文、“领跑者5000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整合药理学-元胡止痛方探索研究》、《中药整合药理学》、《分子生药学》、《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与实践》等专著。研究成果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成果》,获得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本人获得 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青年岐黄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等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药理学创新方法体系;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大数据; 中药复方“药代-药效”整合。


李慧,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中药所制剂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中药制剂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三十余年,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项,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以及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研发等专项十余项。在J HEMATOL ONCOL、IJN、RSC Advances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组织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中药改良型新药研发、同名同方药研发、已上市中成药药学变更等8个技术指导原则的修订、定稿工作。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主持含化湿败毒颗粒在内的14个中药新药药学实验研究,3个品种获生产批件,5个品种获临床批件;负责十余个已上市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成果转化经费近2亿元。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西省"千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及变更研究;改良创新中药研发;经典名方及临床经验方的新药研发。


杨滨,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究室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中药成分分析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二十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二等奖三项;在Phytomedicin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Food Chemistry, 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成分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廖福龙,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1980-198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悉尼医院进修生物流变学。多年来以学科交叉方式开展活血化瘀中药药理学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国家专利两项,发表研究论文百数十篇,专著合著16部。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生物物理词条编撰与审定;为国际著名的《牛津医学教科书》(第6版,2019)主笔《中医药传统医药的典范》章节。开拓了生物力药理学新研究领域。任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杂志中国编委。曾任中药所药理研究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临时顾问等。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力药理学研究。


×

用户登录

sTkQ10hqz4RKPGu3EhDvc0zmM4XCXDa8csB08">